新闻中心news
熊猫体育官网年代开学show:30年大学新生入学装备进化史
熊猫体育官网近日,北京一学生开学前要求家长必须为自己配置全套高额电子产品的报道,引发广泛争议。现在的大学新生都要配备哪些装备?30多年来,大学新生的装备经历了哪些变化?为大家还原1970s、1980s、1990s等年代的大学新生入学现场。
朱女士是全国统一高考后的第一届新生。1978年,朱女士16岁,正在读高一的她以在校生身份参加了高考,最终被青海大学录取,读中医专业。
与如今大学都是在校生考入的不同,朱女士当时的同学“五花八门”。回忆起当时入学的情景,朱女士还显得十分激动。“像我这样在校生考入的只有2个熊猫体育官网,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也有工厂机关工作的,售货员、接待员、老师、司机都有,最大的同学当时32岁。”朱女士说熊猫体育官网。
从青海海西州到青海大学,510公里路程,朱女士坐了2天的电力汽车。由于年龄比较小,而且是第一次出远门,所以朱女士的父亲陪同她一起来到学校。“没什么行李,非常简单,基本就是1套被褥、1面镜子、1双筷子、1个碗,条件好的有1个塑料壳的暖壶,差的是1个竹子编的暖壶。女孩子也没有什么化妆品,最多有2毛钱一包的雪花膏。入学交了12块钱,包括书费、住宿费和其他杂费。”朱女士说。
朱女士回忆称,当时大家条件都比较艰苦,大学五年食堂从来没见过鱼,最好的菜就是土豆炖粉条。至于电子产品,朱女士说,当时,全班62个同学只有3个人有手表,都是工作5年以上带薪上学的。“当时学校食堂都是定点开饭,每到星期天,只要这3个有手表的同学不在,全班同学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开饭,经常都吃不上饭。”
朱女士就读的是医学院,加上是第一届统一招生,老师和学生都非常兴奋,压力也大,对于知识的渴求非常强烈。朱女士说,当时,自己的班级经常24小时不熄灯。班上许多同学年龄比较大了,记忆力不好就拼命学。“第一学期时,大家互相不摸底儿,我看他们每天学,也不敢放松。后来考试了,才发现,原来他们是因为记不住。”朱女士笑着说。
毕业后,朱女士留在了青海大学任教,迎接了一波又一波的大学新生入学。她说,现在的大学生与我们当年确实不一样了。入学时父母接送,负责安顿,手机、MP3、电脑都带着,对于生活质量要求也高,但是对学习相对比较懒惰,没有他们当时的冲劲儿了。“我们当时毕业的时候住院医生的工作都能应付,但现在的大学生毕业了,可能连处方都开不了。”朱女士无奈地说。
不过朱女士也坦言,物质上的变化并不是最明显的,最重要的还是精神层面和心理层面的变化。她举例说,当年《高教六十条》中第一条就是明令禁止“大学期间不许谈恋爱”。“如果毕业分配时发现有人成对儿,要么就双双分到非常偏远的地方,要么就一个就近分配,一个分到很远,作为惩罚措施。我们班的书记就因为这个入党延期一年,以后的好多事情都受影响。”朱女士介绍。可是,现在,如果大学期间没谈过恋爱,大家都会觉得不太正常,甚至会揣测“心理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1986年9月,孙女士从黑龙江齐齐哈尔到北大求学。回忆当年自己入学时的情景,孙女士觉得与现在差别不大,“行李很简单,就是基本的生活用品,坐了24小时的火车,到火车站后学校有班车迎接新生,当时天还黑着,迷迷糊糊就到了学校,各系门口有迎接新生的,直接给领到宿舍了。”
孙女士说,当时多数新生家庭条件有限,虽然路费只有几十块钱,但对家里负担还是挺重的,加上父母比较难请假,所以父母送孩子入学的很少,同学搭伴儿的居多。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差的,大学4年期间每个月都会发放困难补贴。
回想自己当年的入学装备,孙女士已经没什么印象了。问及是否有电子产品?孙女士笑着说:“手电筒算吗?”然而,当时,孙女士的班上,已经有同学有收录机,电子表也相对比较普遍。不过,孙女士介绍,当时同学之间贫富差距不大,即便是拿困难补贴的同学,也没有觉得与其他同学有很大区别。并且,同学之间互相攀比的情况也几乎不存在。每个月,父母会给孙女士60元作为生活费,吃饭大约花30元,其余的便自己计划着购买各类生活和学习用品。
孙女士坦言,当时的通讯设备非常差,每个宿舍楼只有一部固定电话,完全用不了,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全靠书信,每周都会给家里写信。“那些信我现在还留着,虽然父母的关心都比较滞后,但那是我大学时代的纪念”。
刚入学,孙女士的第一感觉便是:周围的同学怎么都跟人精似的!当时6个人一个宿舍,有宁夏的、有四川的、北京的、辽宁的,尤其是北京的同学,懂得也多,说话做事都显得非常精明能干。“因为我是最后一个到宿舍的,所
孙女士比喻,来到北大,就像来到了自由王国,几乎没有压力。第一年主要就是适应环境,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到大二才慢慢开始找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规律,开始觉得比较享受大学生活。
孙女士认为,与以前相比,现在的大学新生面临的挑战应该是相同的,就是离开家后的自我管理,物质和学习上的竞争等。不过,孙女士也坦言,现在
贫富差距大了,学生在花销、穿戴方面的比较也更明显了。但是,她建议,大学是最宝贵的时间,一定要好好抓住,不管是谈恋爱、学习还是做人。盲目的攀比完全没有必要,还是应当好好地享受自己的大学生活。
1999年,崔先生从河南的一个农村来到北京邮电大学求学,读通信工程专业。第一次坐火车,崔先生和父亲都非常紧张,生怕错过,晚上10点多的火车,他们下午3点多就到火车站等着。
坐了一夜的火车,崔先生和父亲找到了北邮迎接新生的队伍。回想刚到北京的情景,崔先生现在仍历历在目。“当时就觉得自己和爸爸都好土啊,爸爸穿的是劳动布的上衣和裤子,我穿的是新买的红色长袖和肥大的牛仔裤,看上去很不搭,好在我脸皮厚,所以也没觉得什么熊猫体育官网。”崔先生笑着说。
崔先生的入学装备就是母亲给做的一床被褥、床单、换洗衣服、一双球鞋和一些生活用品。唯一的电子产品就是一个旧的录音机。“我记得特别清楚,我爸专门托人花了四十五块钱给我买了一个旧的录音机,牌子都磨掉了。我还从旧货摊儿上淘了两本磁带带着。”
到了学校后,父亲帮崔先生简单收拾了一下床铺,就去火车站买票回去了。崔先生说,自己当时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父亲觉得非常骄傲。但是,因为怕住宿吃饭花钱,所以到北京没有停留就走了。
崔先生认为,虽然自己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差,但也并没觉得丢脸,“周围同学也没有歧视我,还给了我不少帮助。”崔先生回忆,大一下学期,自己拿到了第一笔奖学金,虽然钱不多,但还是给自己添置了一块手表和一个新的录音机,旧的录音机他也并没有丢掉,而是暑假时带回去给家里的妹妹用。
崔先生回忆,当时的大学校园里,电子产品不多见熊猫体育官网,常见的也就是录音机、手表和BP机,BP机极少,手机更是几乎没有。到毕业的时候,有条件比较好的才买了大哥大。他说,大学期间,每当有同学添置一个新装备,大家都会轮着玩儿一遍。
如今,崔先生已经是一家小公司的副总,年入颇丰。面对如今90后大学生的“三件套”事件,他十分感慨,“那个时候似乎大家都没有赶潮流的习惯,也不会过分攀比,更不会逼迫家里给买这买那,现在的孩子都被惯坏了。”
小唐2004年从家乡到中央民族大学求学。入学前,小唐一直非常兴。据小唐介绍,自己当时的学费为4800元/年,住宿费1200元。入学时,小唐家里专门给她买了当时最流行的诺基亚带手写的手机和纽曼MP3,共花费1800多元。到了宿舍后,小唐发现,每个宿舍有一部固定电话,周围同学其实行李都很简单,有手机的也不是很多,每个宿舍大约有两三个。如果需要上网的话,大家都会跑到图书馆的机房,刷卡上机。周末时,机房往往爆满,需要轮流上网。
虽然有手机,但小唐除了发信息之外,很少打电话。如果要打电话的话,就用公用电话打,因为更便宜。因为没有电脑,也让大家有更多时间去图书馆借书。“那个时候,每周都会去国图借书、还书,从不间断。”小唐说。到了大一下学期,周围同学不仅手机普遍起来,台式电脑和手提电脑都多了起来。“许多同学去中关村配电脑,也有同学买了价格昂贵的笔记本。”小唐回忆称。
到了大二,小唐也用自己兼职挣的钱和父母给的钱,买了一个笔记本电脑。“特别明显的改变就是,写作业的时候更方便了,可以百度,可以,资料更丰富。但是,宿舍里玩儿游戏的也多了,尤其是网游,需要组队的那种。当然,去图书馆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小唐十分感慨。
小唐认为,高昂的电子设备真的有必要吗?回过头想想,小唐真是宁可回到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的日子,这样大学时光能过得更加充实。
近日,一名90后女孩儿即将去外地上大学,特意到苹果专卖店要求母亲买iPhone4s、iPad3和macbook“苹果三件套”,而且都得是高配,说没有这些熊猫体育官网,自己就会在大学里丢脸。超过2万元的支出让母亲觉得有些吃不消。
上周三,清华新生报到现场,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新生,他们都不认可这样极端的行为。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笔记本和智能手机是大学必备的用品,而且往往其中一样是作为家长给他们考上大学的奖励,至于平板电脑则都认为没有必要。
来自四川的新生辜应卓告诉记者,他带的笔记本已经使用了一两年,这次来上大学换了一部三星的智能新手机。今年即将上大二的浙江大学学生小王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手机和笔记本都是上学必需品,从上学期开始同学中拥有平板电脑的比例也开始增加。在同学中,智能手机是主流,而笔记本更偏向于性价比高的机器。
但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重庆市万州三中学生张华峰生活在龚湾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母亲久病缠身,一家生活只靠父亲种地和打零工负担。他通过“自强计划”的60分认定圆梦清华物理系。他告诉记者,他在高中时只在学校上过一次网,家里没有电脑,随身带的只有一部老款手机。
之前,很多学校为了避免新生入学后不能自律上网,制定了第一学期或者第一学年禁用电脑的规定。
清华学工部副部长向辉老师告诉记者,如今学校已经取消了第一学年不能用电脑的规定,因为考虑到现在很多课程学习、网络学堂、交作业都需要用到电脑,所以电脑禁令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学习生活,但每个学院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教学安排制定规定。
为了避免学生因为贫富不均引起的差异,向辉介绍,学校也特别给贫困学生免费50个小时的上机卡,有老师教他们上网。另外现在“爱心礼包”中送给贫困学生的手机也都要求是智能手机,能替代电脑的一些功能。“如今的笔记本和手机其实价格也不是很高,如果不是一味追求名牌,并不会带来很大的压力。”
对于学生因为装备不同引起的自卑心理,向辉指出在新生过渡教育中,会有关于倡导学生自立自强、不要盲目攀比的针对性教育。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新生索要“苹果三件套”事件,包括近日出现的“中学生购买物品不看价格,父母成提款机”报道,都折射出学校、家庭对于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存在缺失。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中学,对学生财富观、人生观的教育,强调的是通过自己努力奋斗获得财富才值得尊重,因此,很少有学生比拼父母权势或家产,因为炫耀反而会被嘲笑。但是,我国有不少学生缺乏责任感,高考考进了不错的大学,就认为对得起父母了,对为他们付出的父母没有感激之情,“这些学生进大学后很容易出现学习惰性,陷入迷茫。”
熊丙奇认为,近年来,包括清华在内的高校就明确发布禁令,禁止一年级学生带电脑进宿舍,颁布这样的禁令,在信息时代显得很荒谬,可却是无奈之举,因为很多大学新生进校之后,完全放纵自己,如果没有禁令,不少学生会很快沉迷网络,荒废学业,并很快被退学。表面上看,是因为这些学生没有自控力,但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缺乏责任心。
扫描免费领近十年高考真题汇总备考、选科和专业解读关注高考网官方服务号